媒體曾以《一家族10人患乳腺病 其中6人得了乳腺癌》為題報道了江蘇某祖孫三代的事跡。該文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今天,我們重讀舊聞,希望能從他們的病史中找尋乳腺癌發病的那些成因與特征,總結出預防與治療新方案.....
新聞回顧:發現乳腺癌不治療,3年后去世
報道稱,王女士的家族里已經有6個人得了乳腺癌。她的外婆、大姨、大姨的2個女兒、三姨的大女兒和二女兒都被確診患上乳腺癌。除了大姨的2個女兒不愿手術治療外,3年后相繼去世,其他的乳腺癌患者都做了全切手術,預后不錯。
文章顯示,王女士的外婆50歲進行手術,79歲去世;大姨30歲時手術,活到70歲去世....無疑是在說發現之后積極治療存活的時間更長,若發現確診了但卻不配合治療,壽命不會超過5年。
疾病新解:乳腺癌就是乳腺腫瘤
乳腺腫瘤多為良性,當被確診為惡性時則被稱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約90%的患者是以乳腺腫塊為主要癥狀前來就診的。另外,乳腺疼痛不是乳腺腫瘤的常見癥狀,不論是良性或惡性乳腺腫瘤通常總是無痛的。
也有醫學報道信息顯示,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頭溢液,但以乳頭溢液為唯一癥狀僅1%。乳頭溢液按其物理性狀可分為:血性、血清樣、漿液性、水樣、膿性、乳汁樣等。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頭異常改變,通常表現為乳頭糜爛或乳頭回縮。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膚引起潰瘍,若合并細菌感染,氣味難聞。乳腺出現腫瘤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都會引起皮膚上的改變,這與腫瘤的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
防治方案:除了手術與化療,自我調養是關鍵
乳腺癌治療時通常會用到手術、化療、內分泌治療等手段,治療方式是因人而異的。雖然化療擁有確切的療效,但其毒性大,副作用也更明顯。手術后的復發風險與擴散風險也是個未知,所以除了手術與化療之外,自我調養也是防治方案之中十分重要的關鍵一環。
上文中提到的內分泌治療已成為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輔助治療及晚期治療的主要治療手段。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常說的性腺軸是康復之本。有資料顯示,女性性腺軸由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組成,在下丘腦的調節下,垂體分泌多種激素,并激發卵巢分泌雌激素,滋養女性全身400多個組織器官,促使子宮產生月經,掌控著女性青春、健康和衰老。調養好女性的性腺軸就是患者重獲健康的關鍵,治療乳腺疾病免受刀痛與手術之險。